發布時間:2017-05-18
采暖成為了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。由于北方許多地區寒冷時段很長,可以達到三個月以上,東北、內蒙古等地區更是可以達到4個月以上,往往冬季采暖的開銷是一個家庭冬季支出的一大部分。
很多沒有集中供暖的家庭,都喜歡采用地暖的采暖方式。地暖根據性質的不同,分為水地暖與電地暖。電地暖自然是采用發熱電纜供熱,而水地暖的熱源今年更流行選用空氣能熱泵。經 過不少案例的實際數據顯示,采用空氣能熱泵的水地暖要比電地暖便宜許多,這是為什么呢?
電地暖的供熱原理很簡單:把發熱電纜敷設在地暖層中,然后給電纜通電。由于“電流的熱效應”,電能轉化為熱能,以熱輻射的形式往地面上傳播,達到采暖目的。由此可見,熱量來源是電能,根據能量守恒定律,要產生多少熱能,就得消耗多少電能,要為住宅提供10kw的熱能,就得至少消耗10kw的電能,制熱效率小于100%。就以北京地區為例,電價是0.5元/度。如果該地區實行峰谷電價,那么在晚上采暖的高峰期,電價貴,如果住宅面積大,一整個采暖季下來的供暖費用會是一筆極大的數字。
再看空氣能地暖。這種采暖方式是以水流作為傳熱的中間媒介。空氣能熱泵利用冷媒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能,經過熱泵壓縮機處理后把熱量通入水中,最后讓熱水在管道內不斷流動以熱傳導和熱對流的方式提供溫度。
由于地暖層的傳熱性能良好,因此在許多情況下,管道內的熱水只需要達到35℃就可以為室內提供足量的溫暖,讓室內溫度維持在18℃以上,即使熱泵停機,水流也還是儲存在管道中,散熱的過程并不會停止,所以仍舊可以保證持續的溫暖供應,不會發生劇烈的溫度驟變。由于多出了這么一個溫度變化的緩沖過程,采暖體驗往往更好。